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完成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目前,秦岭站已具备开展越冬考察保障能力。全体队员直面强风、降雪、低温等极端环境,实现秦岭站既定建设目标,这期间是60多个奋战的日夜。
来自设计团队的尹晓斌去年11月14日跟着先遣队提前抵达秦岭站。他告诉记者,刚看到主站区
随后,先遣队开始对场地的主要道路进行施工,同时,安装桥架管线,平整科研区、能源区、通信区等配套设施区域的场地,浇筑基础垫层等。
度夏期间,完善主站区幕墙板是队员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要进一步增加幕墙板的抗风性、气密性和水密性,从而达到建筑保温、隔声的性能。
这个小伙子叫秦川,他就来自幕墙板安装团队,他说,
而室外作业的辛苦已经记录在了他们的外套上。
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艰苦,
在秦岭站,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30分,中午和晚上各有一个多小时的就餐和休息时间。
在秦岭站的建设中,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的是集体拉电缆。今年1月15日,在秦岭站户外七级风的情况下,从山顶的新能源区到山下的后勤中心,电缆敷设工作正式开始。
从山上到山下,秦岭站的队员们按照一定的间隔分布在室外综合管网的一侧。在15根电缆中,最难敷设的要数容纳了4根电缆的主缆。
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在艰苦的条件下,建设者们在南极参与、见证了中国速度,这也成了每个人最难忘的回忆。
北京时间4月12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首席科学家何剑锋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