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款古籍修复主题游戏!当游戏人与古籍修复师在上海“...
“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这段话,可能是中国文献关于古籍修复的最早记录。
在上图东馆美术文献馆,《齐民要术》正在“古籍新生——《古籍修复师》互动展”中展出。扫一扫展板上的二维码,打开三七互娱开发的《古籍修复师》游戏,这段话也出现在游戏开机画面上。
“从后台数据看,没想到一天之中几乎每个时段,都有玩家在玩这款游戏。”游戏制作人伊芳菲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感慨道,“经历大半年的开发,让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欣慰的是,这款游戏不仅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玩家的接受度也超过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的预期。”
伊芳菲从广州出发,首都图书馆古籍修复师王岚、北大出版社编辑王应从北京出发,4月12日下午,他们一齐在上图东馆亮相,参加“古籍新生——《微相入:妙手修古书》《古籍修复师》新书新游见面会”。用王岚的话来说,“上海之行,和同频的人、做热爱的事,忙碌出难忘的一天”。
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古籍修复师、出版人、游戏人联手,碰撞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火花。
“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想做一款以‘古籍修复师’为题材的功能游戏,但团队成员对这个领域是零基础的‘小白’。”伊芳菲介绍,去年4月,《古籍修复师》单机游戏得到立项。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游戏在国内已不局限于满足娱乐性和竞技性的需求,伊芳菲所说的功能游戏通过产、学、研结合,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开发、运营体系与合作机制,如《微积分历险记》《我的世界》《健身环大冒险》等,功能游戏展现出寓教于乐的魅力。
三七娱乐总部位于广州,伊芳菲和她的同事们向广东省社科院求助,开始对古籍修复行当的初步探索。“在网上浏览相关资料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公众号,里头有手绘的和古籍修复相关的画面,比如工具、修复场景,还有娓娓道来的介绍。”伊芳菲看到的正是王岚的个人公众号,这也是《微相入:妙手修古书》这本书的雏形。
“古籍修复是相当小众的门类,即便在修复领域,比起文物修复,大众对古籍修复的认知度要低得多。”王岚坦言,写公众号一开始更接近于业内交流,没想到会成为游戏人的灵感来源。
“做这款游戏,一方面要确保专业性,另一方面要让它尽量好玩。前者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得到广东省社科院、北京中国书店、上海图书馆在不同阶段的大力帮助,后者是游戏开发者的任务,‘好玩’的前提建立在开发者对古籍修复的全面认知上。”伊芳菲说。
上海图书馆是《古籍修复师》游戏的专业指导单位之一,上图馆藏的十部古籍珍本成为游戏突破关卡后的“彩蛋”。“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组这个局,希望通过游戏这个媒介,让更多人了解古籍修复,通过这个入口进一步了解古籍。”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服务拓展部副主任王晨敏说,美术文献馆办的读者活动中,有动手环节的往往最受欢迎,“读者喜欢参与其中的感觉,而不仅是听一场讲座。游戏的交互感是同样的道理。”
《微相入:妙手修古书》《古籍修复师》新书新游见面会里有一个环节就是游戏试玩。记者一同体验,游戏设有六个关卡,全部通关要花20分钟以上。从试炼、对症下药、纸寿千年到匠心补天、妙手丹心、朱墨灿然,每完成一个关卡,就能解锁一部古籍珍本。点击“兰台汲古”,可以通过古籍历史、修复历史、书病等级、修复工具、修复技艺等板块学习古籍修复相关知识,打开“古籍书库”,不仅能看到游戏通关解锁的珍本,还有上海馆、广东馆的珍贵馆藏。
“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参观了上图东馆馆藏精品馆,上海地区的古籍很有特色,比如西文图书、年画,这些特色馆藏在游戏中也有所呈现。”伊芳菲说,开发《古籍修复师》游戏的过程中,年轻的游戏人最大的感触是“这个群体的开放”,“不是秘不示人的技艺,而是最大程度向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开放、解释,有些环节光看文字资料不容易理解,到现场从各个角度看古籍修复师的操作,听讲解,一下子明白了。比如纸浆补书,利来国际(中国区)最老牌官网一开始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到现场看了修补的过程,才理解相当于造纸的逆向操作,神奇的‘纸浆补书’也在游戏里得到还原。”
“就怕大家听不懂这些术语。”王岚笑道。80后的王岚和王晨敏都有近20年古籍修复从业经历,从最初国内古籍修复从业者不足百人,到如今发展到近千人,他们是古籍保护事业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亲历者。
“把要修复的古籍看成‘病人’,古籍修复师就是医生,修复的案例就像病例,多看不同病例确实有帮助。”王晨敏肯定道。
“如果说图书馆所藏的古籍是最高级的食材,怎样把食材变成受众可以享用的佳肴,讲求转化的技巧。要让图书馆成为一个文化平台,发挥各方智慧与力量。”王晨敏说,当“古籍修复”成为一款移动端的游戏,希望通过这一创新转化,产生更大流量,让古籍这道“菜”更亲近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