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刚放下电话,泽连斯基为何翻脸?美俄乌博弈之际,朝鲜为何对俄摊牌?
20号凌晨,俄罗斯恩格斯空军基地突然腾起蘑菇云。乌克兰无人机远程突袭引发燃料库爆炸,现场火光冲天。这距离特朗普与普京通电话仅仅过去三天——两位大国元首刚达成“互不攻击能源设施”的共识,甚至还讨论了美俄冰球友谊赛。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显然在打时间差。18号通话结束后,乌克兰总统立即召开记者会,一方面表态“支持任何和平提议”,另一方面却暗示俄方停火条件是“最后通牒”。他特别强调:“乌克兰必须参与所有谈判,否则和平毫无希望。”这话像极了被家长绕过的孩子——当美俄试图“私了”俄乌问题时,泽连斯基用炸弹宣示存在感。
那么,问题来了,乌克兰为何此时“翻脸”?
战争打了三年多,乌克兰的焦虑正在发酵。如果现在停火,美国可能拿到乌克兰矿产资源,俄罗斯巩固占领区,唯有乌克兰伤痕累累。泽连斯基政府清楚:特朗普政府正从“代理人战争”转向“战略收缩”,而欧洲对乌军援也开始出现疲态。
这次无人机袭击选择的目标耐人寻味。恩格斯基地是俄军远程轰炸机的核心枢纽,此前
正当俄乌局势微妙之际,朝鲜的动作同样耐人寻味。18号,朝鲜驻俄大使申红哲在莫斯科公开喊话,要求俄方“扩大落实首脑会谈协议”。此前两天,俄副外长鲁登科刚结束访朝,双方讨论的重点正是“如何兑现2024年普京访朝时的承诺”。
朝鲜的耐心似乎到了临界点。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朝鲜向俄提供了大量弹药,并派遣志愿军参与库尔斯克战役。但朝方想要的远不止这些——防空导弹、战斗机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甚至“两弹合一”试验支持,都是平壤的核心诉求。而俄方至今仅提供了部分经济援助和驱逐舰技术,关键军事资源始终遮遮掩掩。
乌克兰和朝鲜的处境惊人相似:一个是被大国谈判边缘化的战场主角,一个是出钱出力却拿不到核心利益的“盟友”。泽连斯基明白,只有制造更大危机,才能迫使美俄将乌克兰重新拉回谈判桌;朝鲜则清楚,在美日韩军事压力下,必须抓住俄乌冲突的窗口期,从俄罗斯换取战略安全保障。
俄乌战争前线
这种“边缘人”策略充满风险。乌克兰的袭击可能刺激俄罗斯展开报复,而朝鲜若得不到俄方承诺,不排除调整对俄政策。但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它们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毕竟,当大国开始“做交易”时,小国的命运往往取决于自身制造麻烦的能力。
美俄通话后的三天内,俄乌局势反而更趋复杂:乌克兰用炸弹表达不满,朝鲜用外交施压索要回报,泽连斯基则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和平需要乌克兰参与”。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早已不是简单的领土争端,而是大国战略博弈、地区势力重组、国内政治诉求的多重交织。
波兰军队
未来的走向可能取决于三个变量:美国对乌援助的持续性、俄罗斯能否满足朝鲜的技术需求、以及泽连斯基政府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掌控能力。正如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曾引发俄军大规模报复一样,这次恩格斯基地遇袭,很可能成为俄乌冲突的又一个转折点。而在这盘大棋中,每个棋子都在努力跳出棋盘,寻找自己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