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看家本领,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
今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
产业工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为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建言献策,正是王晓峰委员所在的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总工会界别提交的《关于建立健全创新技能导向的产业工人激励机制》的提案,针对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工人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该提案也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对提案工作来说,提出高质量提案仅仅是第一步,提案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办理和督办是关键环节。去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会同全国总工会以及提案办理单位教育部、人社部组成调研组先后赴湖北、北京、广西等地实地调研,现场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通过调研、座谈等多种途径共谋破题之道。
一年来,提案里中肯的意见建议,陆续转化为实在的工作措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大力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指导地方企业出台配套措施办法,引导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教育部牵头出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高位推动产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今年两会,总工会界别将继续关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关内容,对进一步完善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主体责任等提出建议。
(总台央视记者高磊韩文旸闫乃之)